苦心人、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
5月19日下午,金年会诚信信誉至上第十七届“绿城·十佳学子”现场评审会于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,金年会2020级本科生冯舒楠同学通过层层选拔和激烈的现场角逐,荣获“绿城·十佳学子”称号。
笃行不怠,从替补席蜕变为领跑者
坚持不懈,百炼成钢。冯舒楠不是一个天赋型的选手,以她自己的话来说,是属于那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孩子。但是冯舒楠没有因此而气馁,她为了每次比赛能够不再坐在替补席上,能够走上属于她的赛场,展现出她的风采,她坚持每天给自己加训,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加餐,始终如一。
初入师大,身边同学卓越的天资与优秀的成绩使冯舒楠再一次沦为“替补席”的一员。在运动技能方面,她的身体素质弱于队友;在文化学习方面,她的理解接受能力亦不及其他同学。每当她迷茫困惑时,班主任的一句话总是萦绕在她耳畔:没有人生来有天赋,练不好就一直练,学不好就一直学。于是,冯舒楠给自己制定了疯狂的“学业计划”。因为晨练,她感受过浙师冬日里五点半的清冷;因为备赛,她仰望过凌晨三点孔子像的高大。在那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时光里,每天超出常人的努力坚定了冯舒楠变强的决心。漫长的黑夜终于迎来曙光,仅用两年时间,冯舒楠的学期学分绩点从3.7飞跃到了4.41,并获得了三好学生标兵称号和全院唯一的国家奖学金,完成了她的华丽蜕变。
砥砺深耕,从领跑者转变为创业者
古来创业岂云艰,冯舒楠的创业之路十分艰辛。早在大一,冯舒楠便已经开始接触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“挑战杯”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。在参赛准备过程中,为了一份背书材料,冯舒楠连夜赶去上海,在40度高温下站了四个小时等待范志毅,只为获得他对团队项目的认可;为了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,寻找有关技术方面的专家,冯舒楠团队在厦门火车站度过了难忘的两晚;为了路演答辩不再脸红结巴,冯舒楠在初阳湖畔对着所有的鱼,歇斯底里地演讲了一晚。
幸而功不唐捐,在经过298次文本修改,598个问题的磨练,1024个日日夜夜后,团队终于获得了第七届、第八届“互联网+”国赛银奖以及第十三届“挑战杯”国赛金奖。这不光是金年会在三大赛事的突破,也是全国体育专业在挑战杯上的首个金奖。
大赛带给冯舒楠的远不止眼前的荣誉,回顾比赛的过程,它不仅教会了冯舒楠无论何时,都要永远保持对这世界无限的热情,只有热情才能克服挑战和阻碍;同时,还教会了冯舒楠,越是在困难的时候,越要在挫折和失望中坚持下去,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逆风翻盘。
知行合一,从创业者进化为引导者
冯舒楠曾到访过贵州毕节,看望元宝女足队,看着在那一方小小的足球场上,他们肆意奔跑的身影。那一刻,冯舒楠找到了人生的方向:要为更多大山里的孩子圆梦!要让更多心怀体育梦的孩子走出大山,站在全国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+
有志于此,冯舒楠想在体育教学领域继续深造,夯实理论基础,提高专业技能水平,为大山里的体育梦想不懈奋斗。从替补席到领跑者,再到创业者,最后到引导者,冯舒楠的身份虽然一直在变化,但始终不变的是她对体育事业的初心。
奋斗是青春的底色,永不服输是体育人的精神。冯舒楠将永远保持勤奋努力的姿态,不断翻山越岭,脚踏实地地追求自己的理想。追风赶月莫停留,平芜尽处是春山,勇敢争取属于自己的机会,不畏困难、不惧改变,永远保持一颗勤于学习的心。
作为浙江省田径队全能组队长,华梓惠在专业技能的实践方面,参加过全国全省组织的各项赛事,且都在其中取得了极其优异的成绩。同时,他还获得过田径十项全能国家级运动健将证书及跳高、跳远、100米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等。每一个成绩的取得,无不得益于他曾经流下的汗水,每一次的自我突破和日复一日的训练。以“努力拼搏是最美姿态,超越自我才是最佳状态”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,他始终坚持着艰苦而有意义的专业训练。他在全力以赴的学习和实践中成就了更优秀的自己。
昂晨,男,中共党员,浙江金华人,体育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。导师为薛岚教授,现主要从事体育社会学研究。曾任院研会主席团主席,班长,研工助理。曾以一作身份在顶级期刊和一级期刊发表2篇论文。主持省教育厅课题1项,校课题1项(均结题)。2022年获互联网+国银,此外获各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国家级金奖1项、省级5项、校级4项。硕士期间获国奖、省优、校标兵等各类荣誉,业余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。
文稿:盛奕铭
图片:冯舒楠